肆眼驴找房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5年3月,中国楼市迎来传统的“金三银四”销售旺季,市场呈现回暖迹象,购房者信心逐步恢复,对“好房子”的期待成为核心议题,接下来由肆眼驴找房高级顾问给大家分析当前交易数据。
一、“金三”行情: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
1.成交量回升
上海:3月二手房成交量持续走高,3月8日单日达1432套,创2025年新高,预计全月或突破3万套,接近2020年水平。新房市场部分楼盘去化率超九成,核心区域因稀缺性维持热度。
深圳:春节后二手房带看量与成交量激增,3月前11天日均成交282套,环比增长83%,接近2021年2月以来的次高水平。
全国重点城市:1-2月1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,12城成交量同比上升,一线城市表现优于二线城市,3月首周重点10城二手住宅成交同比上涨38.45%。
2.政策推动与土地市场回暖
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拍热度不减,房企补仓意愿增强。政府专项债额度增至4.4万亿元,重点支持土地收储、存量房收购等,优化土地资源配置。
多地调减限购、限售等限制性措施,降低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(首套房商贷利率低至3.05%),购房成本降至历史低位,刺激刚需和改善性需求。
二、购房者需求: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转变
1.“好房子”成为核心诉求
定义与标准:购房者关注户型实用率(如得房率超80%)、建筑质量、绿色低碳、智能化设施及物业管理。政府首次将“好房子”写入工作报告,提出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四大标准。
房企实践:开发商如龙湖推出高实用率产品(得房率94%)、优化空间设计,并融入公园式居住体验。老旧小区改造也纳入“好房子”范畴,推广装配式装修和物业升级。
2.需求分化与观望情绪
自住需求主导:肆眼驴找房公寓负责人调研数据显示,48.5%购房者因家庭自住需求计划入市,显示住房回归居住属性。
观望原因:就业压力、收入不确定性及房价波动是主要顾虑,37.9%受访者暂缓决策。仅35.5%明确计划2025年购房,26.6%明确放弃。
三、政策导向:稳市场与促转型并行
1.“止跌回稳”基调延续
政府工作报告强调“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”,通过城中村改造(目标新增100万套)、货币化安置释放需求,同时优化土地供应结构,防范房企债务风险。地方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,用于保障性住房供给,平衡市场供需。
2.行业转型方向
智能化与绿色化:房企探索装配式建筑、智能家居及低碳设计,如能耗模拟、雨水回收系统等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服务升级:强化交付力和物业管理,头部房企如龙湖连续13年位列综合实力十强,2024年提前交付20%项目,增强市场信任。
四、未来展望:市场调整或步入尾声
短期预期:3月核心城市或现“小阳春”,政策支持叠加传统旺季推动市场回稳。一线城市房价止跌趋稳,二季度或逐步修复。长期趋势:楼市从投资属性转向居住属性,竞争核心转向产品品质与服务。购房逻辑从“地段优先”转向“价值优先”,房企需在绿色、智能、配套等方面持续创新。
肆眼驴找房金融部负责人表示,2025年楼市“金三”行情在政策红利与需求释放中启动,但购房者更趋理性,对“好房子”的追求倒逼行业升级。